子长任福一品
■ 夏坚德
1. 子长县这个地方
从西安到子长县466公里。从延安再往北去93公里,掏20元8角,坐上每隔15分钟一趟的中巴公共汽车,你就可以顺利到达子长县城。我这次来子长县是要采访一位陕西省的返乡创业明星——任建岗,他开的“任福”标志的两家餐馆——“一品肥牛火锅”店和“一品私房菜馆”,在子长县餐饮行道里可是拔了头梢子的。
登上位于县城西南角的龙虎山俯瞰子长,看到这是一个只有三横一杠街道的很漂亮的小县城。据2000年统计,全县人口是27万,子长县城里的人口达到10万。地域东西长72公里,南北宽约55公里,海拔930—1562米,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总面积2405平方千米。地形是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峁梁起伏,沟壑纵横。
全县下辖7乡8镇9社区354个村委会。7乡就是——热寺湾乡、史家畔乡、高台乡、石家湾乡、栾家坪乡、余家坪乡、寺湾乡;8镇是——瓦窑堡镇、杨家园子镇、玉家湾镇、安定镇、马家砭镇、南沟岔镇、涧峪岔镇、李家岔镇。
子长县这里的当地人都非常骄傲。他们总是第一句话就问你,害下害不下(知道不知道)“瓦窑堡”?你如果说,那当然是知道的,他们就会说,因为一个毛主席题了字的红军领袖谢子长,历史上最著名的瓦窑堡县就更名为子长县咧。
谢子长是陕北红军和苏区创建人,中国工农红军杰出指挥员。1934年任陕北红军游击队总指挥部总指挥、红26军42师政治委员,1935年任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和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负责人,指挥部队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北苏区的“围剿”;在长期的征战中,多次负伤,1935年2月21日逝世。同年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决定将安定县改名为子长县。1939年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和政府决定将谢子长遗骸移葬于他的家乡枣树坪并修建谢子长烈士墓。毛泽东亲笔为墓题词:“民族英雄”“虽死犹生”,并亲笔为书写了277字的碑文。在谢子长逝世后10年,中共中央西北局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又为谢子长在瓦窑堡修建了陵墓,1945年2月19日举行移葬公祭,毛泽东再次为墓题词:“谢子长同志千古。前赴后继,打倒人民公敌。”朱德题词:“子长同志,陕北人民领袖,前赴后继”。中共中央西北局的挽联上写着:“一生为人民创造红地,百姓到如今叫你青天”。邓小平为谢子长陵园题写的“子长陵”的碑刻。
我突然想起几年前的春天,曾经去洛川县看苹果花盛开的景象,我们几位作家和美术家一起去参加陕西省洛川县美术创作基地的落成典礼。前来欢迎讲话的县长,是一位口齿伶俐,身材娇小,模样白皙如新疆回民的年轻女子,戴着深边近视眼镜。陕西省美术协会赵振川主席告诉我,她就是烈士谢子长的侄孙女谢京帅。
任建岗对我说,其实谢子长还有一个儿子,叫谢绍明。好像在国家科委当顾问。今年8月份,他还来到我们子长县城搞过活动呢。
子长县,这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好地方,红天红地红彤彤的人,什么红艳艳的事情都出在了这块黄土地上咧。它不仅是一个民族英雄、陕北工农红军主要创始人谢子长将军的故乡;还是中共中央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著名瓦窑堡会议召开地;也是中央党校、西北抗日红军大学的创办地。这里曾经先后走出了9名中国共产党的著名将军,素有“将军县”美誉。你走在龙虎山上的人行道上,9名将军的半身塑像就蜿蜒耸立在路边冬松林木中,十米一位十米一位地伴你信步,休闲登顶到将军厅,亭前中央是谢子长的半身石刻雕像,令人肃然起敬。
从2004年5月起,子长县政府先后共投资3300多万元开发了集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纪念感化为一体的龙虎山风景区。景区春夏秋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交通便利,水源畅通,设施齐全,夜景亮丽,景色迷人,极大地丰富和提升了县上居民的生活质量。
关于子长县的来由,我也是很有兴趣。这座小城它到底是从哪里来的?结果,来由一查有三:一是县志,二是文字传说,三是美丽的民间口口传闻。
县志曰——延安市子长县历史悠久,禹贡时属雍州之域,商末为翟地,春秋归白荻,战国属魏,秦设阳周县,北魏改城平县,唐沿隋制,宋元宪宗二年设安定县,明清一直相沿。1935年分设赤源、秀延两县,1936年废赤源重设安定县。1942年5月为了纪念民族英雄谢子长,陕甘宁边区政府批准,将安定县改名为子长县,县城随即由安定镇迁至瓦窑堡镇。
据文字记载,在陕西北部,在苍茫的黄土高原上,有一座富有传奇色彩的古城,名叫瓦窑堡。元、明、清三代至民国时期,皆为边塞要冲,屯兵设防,屡经修建,逐渐成为陕北名堡,享有“天下堡,瓦窑堡”之誉。自古子长为“边镇咽喉,西塞要径,秦关保障”,战事纷繁地瘠民贫是其突出的历史特点。
民间口口美丽的传闻讲——相传在古时候,在黄土高原的北部子长县,七楞山脚上有个憨厚老实的放羊娃,每天日出晚归。那里的人友善可亲。一天,放羊娃在山上放羊,唱起山歌。歌声悠悠而漫长,曲折动听,传遍整片黄土地。这时出现一位美人,深深地迷醉在这动听的歌声里。放羊娃也被这位美丽女子深深着迷,他俩一见钟情,彼此相爱。放羊娃探问才知道:女子是天上瑶池的仙女,在天宫游荡时,听到了他如此悦耳的歌声,便不由自主随歌声悄悄来到放羊娃身边。天意安排,成就了一对幸福姻缘,造福这里世世代代勤勤恳恳,安居乐业的民众。但是,好景不长,他们的生活很快被王母娘娘发现,派出天兵天将将仙女捉拿到天宫,囚禁瑶池。放羊娃日日想仙女,每天跑到山上向着瑶池望去,表达对爱人的思念。后来,这里的人们为了纪念仙女,传扬自由爱情,将这个地方起名为“望瑶堡”。情随事迁,在历史的蹉跎岁月里,望瑶堡后来被人们误传为“瓦窑堡”。
有一句俗话也已经流传在中国人群中说了上千年,所谓“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这样看来,子长的炭一直是很有名气的。但是子长县近年来除了煤炭外,还有了石油作为主要能源工业发展才是该县经济势头迅猛更加突飞猛进发展起来,这才是近年来子长县顿时富裕起来的真正原因。以至于你到县城里一看,那些气势高耸的楼群都是以村庄为单位投资为村民建设的,什么曹村的,高庄的……鳞次栉比。2005年底,子长全县煤炭产量达到182万吨,是“九五”末的3.2倍。已建成双顺、永兴等6个洗煤厂,原煤洗选能由150万吨/年增加到400万吨/年,实现煤炭多层增值,2003年被列为陕西全省煤化工基地县。原油产量攀升到32万吨,是“九五”末的1.7倍。这煤炭,石油两大产业是已经成为子长全县财政收入的主要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