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文学的原野
——访陕西省政协常委、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作家、书法家雷涛
■ 魏 锋
雷涛,1954年出生于陕西省武功县,1978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历任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宣传处副处长,西安电影制片厂常务副厂长,中国作家协会第六、七届全委会委员,陕西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书画院副院长,陕西省政协常委、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陕西文学基金会理事长,陕西省作家协会文学翻译专业委员会主任,陕西省文史馆研究员。
著有游记散文集《走近阿尔卑斯山》,文论集《文心鳞爪》等,书法集《心迹墨痕》。2010年获俄罗斯“伟大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纪念勋章和“契诃夫文学奖”。
起锚与梦想,
人生轨迹开始变得有声有色
关中平原腹地的武功县,是周人始祖后稷教民稼穑之地,是大汉忠臣苏武的故里、唐太宗李世民的诞生地,也是著名状元康海的故乡。1954年出生,雷涛出生在这里,8岁时,开始上学。
“对于文学和书法的热爱,是读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父亲的影响,他经常教导我,肚子里要装墨水,墨水多了才能干事;字是人的门面,只有把字写好了,文章才耐看。”雷涛说。
年轻的雷涛渴望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他铭记父亲的教诲——读书,练写。大学期间,他对文学始终有一种痴情,每天学习之余泡在图书馆如饥似渴地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熬夜点灯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练习,有一定的积累后,雷涛开始尝试着创作散文、诗歌,并撰写了不少读后感和论文。
在很多时候,积淀就是收获。而积淀,在某种意义上就意味着他将来的发展。雷涛就是这样,在守望与坚守中,不知不觉地走向他的文学梦想,开始了人生新的起点。
践行与守望,
记忆档案中记录西影厂那些事儿
1978年,雷涛圆满完成学业,从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先后任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干事、部长秘书、宣传处副处长、1987年4月份,任职省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陕西宣传向导》主编。1992年西影厂重组班子,雷涛走进西安电影制片厂,担任常务副厂长。
作为常务副厂长,他和班子同仁紧紧把握西部电影的命运之舟,不断地创造着一个个新的亮点,而且一干就是九年。
这九年,他不仅参与电影剧本的修改,而且把很大精力投入在西影运行上。九度春秋,朝夕相处,他见证了中国西部电影的强盛时期,西影厂发展的点点滴滴全部进入到了他的记忆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