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果累累映瑶海
——合肥市瑶海区检察院创先争优之路
■ 黄影丽 杨雪芳
一、沉默的瑶海
在“三国故地、包拯家乡”的安徽省合肥市东部,有一个颇负盛名的瑶海区检察院,然而,2006年以前,瑶海院还是很不起眼的一个基层检察院。
当时,瑶海区检察院不仅办公办案条件差,与区政府蜗居在一个拥挤、狭窄的办公楼里,位处老工业区,企业众多,因国企破产改制引发的诸多矛盾,加之火车站、汽车站大多在辖区之内,流动人口多,治安环境复杂,每年的办案量位居全市第一。瑶海院的干警们忙忙碌碌,疲于办案。虽然付出很多,很辛苦,但在合肥市检察机关每年的综合业务考评中,瑶海院在七个基层检察院中的排名总是倒数。
笔者曾听说过一件辛酸的往事:1998年,该院前任检察长王树廷刚上任,便接通知去江苏宜兴参加“全国基层院工作会议”。会上,一些先进单位相继介绍了各自的好经验好做法,可是安排瑶海院发言的主题,却是后进院如何改变面貌。至此,王检察长才明白,瑶海院是作为后进院代表来参会的,顿时,王检察长心里如打翻的五味瓶,回来向干警传达后,整个瑶海院炸了锅。此后几年,虽经励精图治,瑶海院办了一些较有影响的大案要案,反贪局长王拥被高检院授予“全国优秀反贪局长”称号,瑶海院也在2002年,甩掉了落后的帽子,获得过“全省检察机关五好检察院”和“人民满意检察院”荣誉称号,但是仅此而已。由于管理等方面的原因,瑶海院的先进没能继续保持,面对长丰县、庐阳区等先进检察院,面对激烈的竞争,瑶海院始终上不去,每年综合业务考评,始终难以突破倒数二三名的瓶颈。院中层干部长期得不到调整,干警竞争意识薄弱,斗志不高,在疲惫与忙碌中,习惯了在后进中徘徊,也习惯了沉默。
二、变革的瑶海
2006年,伴随着检察事业的发展,伴随着新建办公办案大楼的落成,新任检察长崔萍走进了瑶海区检察院。
四十岁出头的崔萍,是硕士研究生,在检察院工作多年,曾先后在市检察院担任过公诉处长、宣教处长、院办主任,不仅有较深厚的法学功底和检察实践经验,而且有着非同一般的眼光、胸怀和政治素养,多年的院办主任职务,也培育了她极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管理能力。崔萍的到来,使瑶海院从此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刚到瑶海院,崔萍便感慨地说,瑶海院基础好,人朴实,不论做事办案都很踏实,所办案件都上报过中央,也曾有过辉煌。只因宣传不够,对干警缺少激励,管理跟不上,因此,瑶海院要改变,就必须更新观念,要改革要鼓劲。
新的领导班子建成后,崔萍坚持以班子建设带动队伍建设,而抓的第一项工作,便是对人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在全院推行轮岗交流制度,近四年经竞争上岗,提拔任用了20名中层正副职,全部放于关键岗位。干警41人次轮岗交流,激发了工作活力,造就了更多业务上的多面手。除此之外,选拔人才,量才用人,七名新招和选调干警,也全部充实到办案一线。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人事制度改革盘活了瑶海院,干警人心思变,人心向上,从而优化了队伍结构,夯实了中坚基础,增强了办案力量。
紧接着,崔萍又充分发挥自己的沟通协调之长,向区委向组织上多次申请,为干警争取政治待遇。崔萍深感到,检察院作为国家专政机关和法律监督机关,检察官都须经人大任命,可是,基层检察人员的政治待遇与其所肩负的职责却很不相符,这不仅影响了干警的积极性,更影响了检察机关的权威和法律监督的力度。经努力,在组织的关心和支持下,瑶海院干警的职级问题终于突破了瓶颈,获得了应该享有的政治待遇,更好地体现了检察机关的权威性。
崔萍乘势而上,进一步实施院内机制改革。
在机制改革中,院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吴世宏率先垂范。
2007年他任纪检组长后,立即深入到科室与干警谈心,了解干警的思想状况。由于长期处于后进位置,干警斗志不高,缺乏竞争和进取意识,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与检察事业的发展很不适应。他将这些情况向检察长汇报后,结合检察机关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提出开展“守规矩,重品行”的作风整顿活动建议。
整顿首先从考勤制度抓起。他认为,作为检察干警,如果连基本的上下班制度都不能遵守,怎能很好地去履行神圣的职责。于是买来了打卡机,实行指纹签到,由纪检组负责,每周在内网上通报,并设立了奖惩制度,从检察长到工勤人员一视同仁。执行不久,一名未请假的院领导被通报,一名部门负责人和两名干警旷工半天被扣50元罚金,也被通报。纪检组来真格的了,干警们不敢掉以轻心了。从考勤制度抓起,从具体小事抓起,直到警容形象、作风纪律,干警的自律意识得到了增强,展现了检察人员应有的素质和作风。
随后,在院党组领导下,组建了制度修订工作小组,吴世宏任组长。用了半年多时间,对院里的规章制度进行了全面收集、整理,制定和修订了《瑶海区人民检察院开展检务督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细则》、《瑶海区人民检察院部门工作目标量化考核办法(试行)》、《检委会议事规则》等84项规章制度,并编印成册,发至每位干警,从而形成了用制度管人、管事的工作格局,使执法更加严格、规范,管理更加细致、科学。
在制度落实中,瑶海院在全市率先推出检务督察制度,加大内部监督力度,从公诉人员出庭、控申接待、扣押冻结款物管理、同步录音录像等执法办案环节的监督,到车辆使用、节假日值班、环境卫生等均有专项督察,督察结果上网公布。一次庭审时,公诉人头伏于桌上,纪检组将庭审录像放给公诉科长及公诉人自己看,虽经查实此种情况发生是因公诉人身体不适所致,但纪检组也对此进行了严肃批评,公诉科为此开展了作风整顿。
通过制度约束和机制的改革,激励了干警的创先争优意识,全院上下形成了你追我赶、争先进位的良好氛围。振奋了干警的精神,树立了瑶海院干警新形象。
三、“五创”的瑶海
打好基础后,围绕创先争优和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崔萍带领院党组一班人,结合瑶海院实际,从市级起步,于2007年始陆续提出了争创市级文明单位、市级卫生先进单位、市级先进党组织、市级先进检察院及档案管理晋升省特级的“五创“目标。
在争创市级文明单位时,崔萍对干警说,作为检察机关,如果连文明单位都不是,还谈什么执法公信力和良好形象?在争创卫生先进单位中,瑶海院根据部门划分了12个卫生责任区,定期检查,发现不卫生之处,哪怕一片废纸也扣分,并与年终的评先挂钩。当市里的卫生检查团来瑶海院检查时,一进门便惊呼:你们不用检查,是免检单位,你们的卫生环境不是突击应付的,而是自觉形成的,太好了!